翁卉羚中醫師: 5月 2023 WFU

2023年5月1日 星期一

頭暈目眩只是太累嗎?






常見眩暈因素 有這些情形要注意


許多人都曾有過眩暈的經歷,突發性天旋地轉、噁心嘔吐、平衡障礙,有些伴隨耳鳴、耳聾等聽力學症狀。你也曾有突發頭暈,感覺天旋地轉站不穩的經驗嗎?每個人對頭暈的感受與描述不同,如頭重腳輕、昏沉感、突然晃一下、周圍天旋地轉…等,嚴重程度與伴隨症狀也因人而異。眩暈大致可分為周邊型與中樞型
        
大部分周邊型眩暈的原因為耳源性的,和耳部的前庭系統機能受影響有關。根據不同的病發原因,主要可分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、前庭神經炎、梅尼爾氏症。其他常見眩暈的原因如焦慮、神經衰弱症或貧血或其它的慢性疾病…等  


三大原因引起眩暈須注意 出現以下症狀需立即就醫


  1. 中風:中風併發出現嘴巴歪、單側手臂或腳無法舉起、說話不清不楚的症狀
  2. 心肌梗塞:胸痛、呼吸急促、心悸、頭暈時可能會有快要暈倒的感覺
  3. 嚴重頭部創傷:會伴隨頭痛及意識不清的症狀

某些情況下的頭暈要特別留意,中樞型如中風、心肌梗塞、嚴重頭部創傷引起眩暈。若頭暈發作時合併有頭痛、說話不清楚、吞嚥困難、肢體無力、顏面麻痺、走路不平衡、複視…等,可能為中風徵兆,務必儘速就醫

若眩暈伴隨高燒不退的情形,可能有感染問題;若視力有異常變化,要考慮偏頭痛、腫瘤或是青光眼的可能。以上情形可至門診就醫,由醫師診療,以免加重病況


中醫看眩暈 風火痰濕瘀鬱虛





中醫認為眩暈主要致病病機與風、火、痰、濕、瘀、鬱、虛有關。歷代醫家對眩暈有不同描述,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「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」;《靈樞·海論》曰:「髓海不足,則腦轉耳鳴,脛酸眩冒,目無所見。」張仲景、朱丹溪等認為因痰致眩;劉完素、王肯堂等提出因火致眩;楊仁齋、王清任等認為因瘀致眩

現代人因生活方式、飲食習慣、情緒、年紀等因素不同,好發眩暈的主要病機不同。治療時要注重痰、濕、鬱在眩暈致病中的作用。平時嗜食甜食、油膩食物、飲食不節制的人,較易傷脾胃氣,使濕氣阻於脾胃;而長期低頭滑手機或伏案工作,易致氣機阻滯,更易加重痰濕,痰濕進一步阻滯氣機痰濕中阻、蒙蔽清陽,則易有頭暈情形。有些生活工作壓力大的族群,因情志不遂,致肝氣鬱甚則化火生風致眩暈;平素憂愁鬱結,用腦過度者易傷心脾,使氣血化生不足致眩暈

有些血管較狹窄或伴有心血管疾病族群、長期維持固定姿勢活動少者,要考慮氣血不暢或血瘀的因素。感冒族群需考慮耳咽管問題相關的眩暈,其構造在中醫屬少陽經範圍。梅尼爾氏症患者多見水飲蓄積,治療時需考慮水飲範疇。年長者可能與腎精、腎氣不足有關


平時保健 掌握五大要點 



  1. 壓力、焦慮是導致眩暈的原因之一,除藥物治療外,平時要保持情緒穩定,適當放鬆調節壓力,避免大喜大悲
  2. 飲食方面,避免油膩辛辣食物;濕氣較重者可吃一些薏仁、冬瓜...等利濕食物;腎虛者可補充胡桃、黑芝麻等食物
  3. 睡眠充足,不要熬夜
  4. 避免長期待在高分貝噪音的環境
  5. 耳毒性類藥物使用需注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