翁卉羚中醫師: 4月 2025

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

骨鬆原來離我那麼近? 中醫助你強健骨本

 




「最近常覺得腰痠背痛,一直都沒有好,也沒搬什麼重的...」

「我聽鄰居買龜鹿二仙膠吃,說顧筋骨很有效,我可以吃嗎?」

「聽說隔壁阿姨好像不小心撞到一下,就骨折了,會不會太誇張了?」


骨質疏鬆:你需要知道的關鍵資訊


骨質疏鬆(Osteoporosis)是一種因骨量減少、骨密度降低,導致骨骼變得脆弱、容易骨折的疾病。自35歲起,骨質隨年齡增加開始快速流失。骨骼不斷進行新陳代謝,舊骨會被吸收,新骨會生成,但隨著年齡增長,骨骼流失速度超過生成速度,使骨質變得更加稀疏

骨質疏鬆與年齡、荷爾蒙變化(如停經後婦女、卵巢切除或45歲之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)、飲食缺乏鈣與維生素D、缺乏運動...等因素密切相關。此外,吸菸、過量飲酒、過度攝取咖啡因與某些慢性疾病(如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甲狀腺功能異常)也可能增加風險




你不知道的骨質疏鬆警訊!一不小心就骨折,這些症狀別忽略


許多人在骨質疏鬆早期不會有明顯的不適,當骨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,可能會出現腰背疼痛、身高縮短、脊椎彎曲(駝背)...等症狀。最嚴重的問題是骨折,特別是髖部、脊椎和手腕骨折,這些骨折可能導致長期疼痛、行動受限,甚至影響生活品質。一旦出現髖骨或脊椎骨折均會增加死亡風險,應提高警覺,及早預防

診斷骨質疏鬆最常見的方法是骨密度檢測(DXA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),可測量髖部和脊椎的骨密度。其他診斷工具包括X光(檢查骨折風險)、骨超音波檢測。骨密檢測的結果是不能直接用於預期發生骨折的風險,需參考個體實際年齡及狀況判斷。若發現骨密度下降或已有骨折風險,醫師會根據情況提供相應的治療與建議




停經婦女腰酸背痛 小心骨質疏鬆


根據統計,60歲以上人口約有16%患有骨質疏鬆,而女性占了其中的80%。當女性邁入中年,更年期帶來的不只是生理變化,還可能悄悄引發骨質疏鬆。這是因為女性的骨質密度本就較男性低,到了停經後,雌激素急劇下降,使得骨質流失速度加快

而亞洲地區,因飲食習慣,普遍攝取乳製品較不足,鈣質攝取量僅為西方人的一半,使得骨密度偏低。再加上部分人因慢性病或長期服用類固醇、利尿劑...等,進一步加速骨質流失。多種因素導致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較高。停經後女性若出現反覆腰酸背痛,須注意是否有骨質疏鬆情形


中醫看骨質疏鬆 我能吃龜鹿二仙膠嗎?


骨質疏鬆在中醫中屬於「骨痿」、「骨枯」的範疇,主要與腎虛、脾胃失調、氣血不足有關。中醫認為「腎主骨」,腎精充足能維持骨骼強健,反之則容易導致骨質流失,使骨骼變脆,增加骨折風險。依據不同體質,骨質疏鬆常見類型如腎虛型、脾虛型、氣血虛型與瘀血阻絡型,每種類型都有相對應的中藥調理方式

其中龜鹿二仙膠是民眾最熟知的「補骨」藥方。此方由龜板、鹿角、枸杞、人參組成,又稱為四珍膠,為滋陰補陽良方。但由於藥性較為溫補滋膩,體質較易上火、燥熱體質、有感冒、感染情形...等患者,不宜自行使用。可由醫師建議使用劑量或搭配其他藥物調整,幫助吸收,降低上火情形

近年來,健保在龜鹿二仙膠丸劑使用上有條件給付。根據研究顯示,龜鹿二仙膠在改善男女不孕、65歲以上退化性關節炎、骨質疏鬆症以及女性停經後的更年期症候群等方面,效果佳。若符合上述適應症,並經相關檢查與診斷確認後,可有條件使用健保給付龜鹿二仙膠




飲食與生活調理:打造健康骨骼的關鍵


預防骨質疏鬆的關鍵在於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,特別是營養與運動。腎虛型患者可補充黑芝麻、黑豆、枸杞...等,助滋養腎精。也可補充富含鈣質的蝦皮、黑木耳、芝麻糊...等,有助於骨骼強健。脾胃失調的患者可攝取適量紅棗、薏仁、陳皮...等健脾助消化的食物,幫助吸收營養

  1. 飲食﹔增加鈣質(牛奶、優格、小魚乾、深綠色蔬菜)、維生素D(鮭魚、蛋黃)、蛋白質(瘦肉、豆類)
  2. 運動﹔養成運動習慣,尤其是負重運動(如健走、爬樓梯)和阻力訓練(如深蹲、啞鈴運動),能刺激骨骼生長,減少骨質流失

此外,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至關重要。首先,要調整居家環境以防跌倒,例如在浴室安裝防滑墊、避免地板濕滑、移除容易絆倒的障礙物。最重要的是,骨質疏鬆患者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,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計畫,以維持骨骼健康,預防骨折發生